6028 |
76-1
|
研究獎勵
|
王明蓀
教授
|
試析漢晉之夷夏觀
|
6027 |
81-1
|
研究獎勵
|
鄭樑生
榮譽教授
|
中、日關係史研究論集(2)
|
6026 |
75-1
|
研究獎勵
|
王明蓀
教授
|
論語筆解試探
|
6025 |
87-1
|
研究獎勵
|
張素玢
副教授
|
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(1909-1945)-以官營移民為中心
|
6024 |
99-1
|
研究獎勵
|
周宗賢
教授
|
淡水輝煌的歲月
|
6023 |
83-1
|
研究獎勵
|
尤昭和
講師
|
維柯歷史思想之分析
|
6022 |
70-1
|
研究獎勵
|
周宗賢
教授
|
台灣的神明會-傳統中國的民間組織之一
|
6021 |
82-1
|
研究獎勵
|
黃建淳
教授
|
晚清新馬華僑領袖進階模式的探討(一)
|
6020 |
74-1
|
研究獎勵
|
王成勉
副教授
|
Historical Recisionism in Ch'ing Times-The Case of Hung Ch'eng -Ch'ou(1953-1665)
|
6019 |
73-1
|
研究獎勵
|
周宗賢
教授
|
清末基督教宣教師對台灣醫的貢獻
|
6018 |
78-1
|
研究獎勵
|
葉鴻灑
教授
|
靖康之難對南宋以後中國傳統天文學發展的影響
|
6017 |
80-1
|
研究獎勵
|
王成勉
副教授
|
2.A Re-examination of the Instructions Used by Marshall's Mission in China
|
6016 |
77-1
|
研究獎勵
|
王成勉
副教授
|
2.From Wen to Wu Hung Ch'eng-Ch'ous Accommodation to the Change of His Career in the Late Ming
|
6015 |
79-1
|
研究獎勵
|
葉鴻灑
教授
|
試探北宋醫學教育之發展
|
6014 |
83-1
|
研究獎勵
|
鄭志明
教授
|
山海經的神話思維
|
6013 |
77-1
|
研究獎勵
|
王明蓀
教授
|
元代華北漢人世家之研究
|
6012 |
78-1
|
研究獎勵
|
周宗賢
教授
|
1.基隆駁台建置始末
|
6011 |
80-1
|
研究獎勵
|
黃繁光
教授
|
1.南宋義役的推展及其意義
|
6010 |
79-1
|
研究獎勵
|
羅運治
教授
|
清代木蘭圍場的探討
|
6009 |
76-1
|
研究獎勵
|
王成勉
副教授
|
2.1925~1928中國基督教徒對民族主義的反應
|
6008 |
86-1
|
研究獎勵
|
鄭樑生
榮譽教授
|
中日關係史研究論集(七)
|
6007 |
75-1
|
研究獎勵
|
羅運治
教授
|
清代新疆卡倫的探討
|
6006 |
66-1
|
研究獎勵
|
黃耀能
教授
|
水經注時代所出現的中國古代渠陂分佈及其代表意義
|
6005 |
67-1
|
研究獎勵
|
黃耀能
教授
|
中國古代農業水利史研究
|
6004 |
78-1
|
研究獎勵
|
陳茂進
副教授
|
(新聘博士免附著作)
|
6003 |
78-1
|
研究獎勵
|
葉鴻灑
教授
|
2.北宋科技發展重要特色之分析
|
6002 |
76-1
|
研究獎勵
|
楊育鎂
副教授
|
淺探元代採行海運政策之人為影響因素
|
6001 |
82-1
|
研究獎勵
|
鄭樑生
榮譽教授
|
中日關係研究論集(三)
|
6000 |
78-1
|
研究獎勵
|
羅運治
教授
|
清代木蘭圍場的探討
|
5999 |
70-1
|
研究獎勵
|
周宗賢
教授
|
台灣傳統中國的民間組織--血緣組織與共同旨趣組織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