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報告
| 學年 | 103 | 
|---|---|
| 學期 | 1 | 
| 出版(發表)日期 | 2014-08-25 | 
| 作品名稱 | 高分子熔融體黏彈模型參數擬合應用於塑膠加工電腦輔助工程 | 
| 作品名稱(其他語言) | |
| 著者 | 林國賡 | 
| 單位 | |
| 描述 | |
| 委託單位 | 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 
| 摘要 |  White-Metzner模式可用以預測高分子融熔體之拉伸黏度(適用於拉伸率 小於 5 s-1),其所需之材料流變參數係由剪切流變實驗數據迴歸求得。 此外,亦可直接由剪切黏度,以計算式估計較大範圍之拉伸黏度。  聚烯烃(polyolefin)如PE, PP之平均分子量越大,或分子量分佈越寬,顯示具有較高之拉伸黏度。  由頻率掃描所得到的G'、G''交點頻率可看出,在相同溫度下COP材料之鬆弛時間(relaxation time)皆大於PMMA材料, 顯示COP之材料在射出成型加工時,比PMMA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釋放殘留應力。  驗證 ”科盛公司” Molde3D黏彈模組之流變數據,其中PMMA材料(KURARAY, GH-1000S)之W-M model參數與本研究之結果有較大差異。本研究之W-M模式之材料流變參數, 係由剪切流變實驗數據(包含動態剪切,穩態剪切黏度以及第一正向力差) 迴歸求得。建議以實際射出物件之雙折射圖譜,作進一步確定。  針對W-M 理論模式與剪切流變實驗數據交叉分析(測試PMMA與COP材料),發現於高剪切率 ( 高於 100 s-1 )之區域,W-M模式之剪切黏度理論值略高於實驗值。  已針對PTT與Giesekus理論模式與剪切流變實驗數據交叉分析 (測試PMMA與COP材料),其結果尚須再進一步確定。 | 
| 關鍵字 | |
| 語言 | zh_TW | 
| 相關連結 | 機構典藏連結 ( http://tkuir.lib.tku.edu.tw:8080/dspace/handle/987654321/108346 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