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論文
學年 | 101 |
---|---|
學期 | 1 |
出版(發表)日期 | 2012-12-01 |
作品名稱 | 論隋代東宮十率的角色及其地位 |
作品名稱(其他語言) | The Role and Status of the Ten Guards of the Eastern Palace in the Sui Dynasty |
著者 | 古怡青 |
單位 |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|
出版者 | 臺北市:早期中國史研究會 |
著錄名稱、卷期、頁數 | 早期中國史研究 4(2),頁1-67 |
摘要 | 本文分析東宮十率的出身與地域分布、仕途經歷與文武遷轉,以理解隋代軍事體系中社會階層的流動。隋代中央機構的武將來自關隴集團、山東地區和江南將臣,顯示隋代東宮十率不再被關隴集團所壟斷。隋代東宮十率的胡漢界線漸趨模糊,為隋代任用東宮十率的特色之一。隋代東宮十率的父祖任官經歷對東宮十率無直接影響,呈現「門閥削弱,平民入仕」的趨勢。東宮十率的主要選任方式包括軍功、府兵或募兵等途徑,打破門閥壟斷、用蔭入仕的局面。隋文帝、煬帝二期,東宮十率的前任官呈現中央文官出身者減少、地方官增加等兩個現象。東宮十率後任官的類型呈現轉任中央文官人數減少,以及轉任禁衛大將軍增加等二個現象,說明此時已由文武不分走向文武分途的階段。因此,針對擁有軍權的東宮十率之出身與背景、升遷與流動進行分析,可了解當時社會階層的變動,甚至平民出身而逐漸打破「關隴門閥」的社會傾向。 |
關鍵字 | 隋代;東宮十率;中央武官;關隴集團;the Sui Dynasty;the ten Guards of the Eastern Palace;the central military generals;Guanlong Group |
語言 | zh_TW |
ISSN | 2075-0366 |
期刊性質 | 國內 |
收錄於 | |
產學合作 | |
通訊作者 | |
審稿制度 | 是 |
國別 | TWN |
公開徵稿 | |
出版型式 | 紙本 |
相關連結 |
機構典藏連結 ( http://tkuir.lib.tku.edu.tw:8080/dspace/handle/987654321/98830 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