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議論文

學年 91
學期 1
發表日期 2002-10-04
作品名稱 四七文學社的社會功能
作品名稱(其他語言)
著者 蕭時雄
作品所屬單位 淡江大學德國語文學系
出版者 臺北縣:淡江大學外國語文學院
會議名稱 第六屆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
會議地點 臺北縣, 臺灣
摘要 二次世界大戰在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劃下句點。世界的一邊歡欣鼓舞、另一邊卻哀嚎、頹喪。正如托馬斯曼在兩天後透過廣播向他的同胞道出的: I 假若全世界的人向自己國家的戰敗和最深的屈辱歡呼時,是何等痛苦與難堪! 從戰敗的一九四五年開始的四、五年間, 全德民眾經歷了空前物質匿乏的窘境,人民衣食無著、貧病交逼。加上泰半的房舍被毀,人民生、心理攻重摧殘,使全國百姓陷入絕望的深淵中。真能將法西斯的潰敗當成德國新生命開始的,在當時的時空下真是鳳毛麟角。當時佔據全德的列強為了根絕法西斯的殘毒,馬上在民間進行「非納粹化運動」的思想改造,並刻意在意識形態上嚴加監控,以便使文學藝術成為戰後德國民主化的工具。雖然在戰後的德國(尤其是德西部份)有一些流亡(海外、國外)作家和「內心流亡」的作家之作品陸續在國內發表,但對全德民眾的心靈之提振,真能發揮主導效應的並不多。真正能洞燭機先,引領風騷的當推戰後出現的新生代青年作家。他們歷經戰場的血腥、冷酷; 他們感受廢墟的冰冷,他們生活在廢墟中, 廢墟存在於他們心中,他們被納粹出賣過,他們痛恨納粹、急欲喚醒民眾重拾信心,重新建立起自由民主的德國。{旦就如豪克( Gustav R. Hocke )在四七社早期的一份機關報《吶喊} (Ruf)說的一段話: I 這充滿恐,怖的十二年,我們要把它當作一段殷鑑, 世世代代提醒著我們,要永遠免去荒誕目標的追逐與肆無忌悍的政治暴力之從事。它要一生一世成為後代子孫永不可重踏的覆轍。它正足以激勵我們勇往直前,與所有各民族重新建造一個真正自由的德圈。」正因為這些有抱負、有擔當、有膽識的年青一代的振臂高呼,勇敢站出, 在一九四七年成立了四七文學社, 替戰後德國民族的生命注入一股新血,使他們重新文站起,昂首闊步,步上世界舞台。這一段文學的史實正是本文探討的主題。
關鍵字
語言 zh_TW
收錄於
會議性質 兩岸
校內研討會地點 淡水校園
研討會時間 20021004~20021005
通訊作者 蕭時雄
國別 TWN
公開徵稿 Y
出版型式 紙本
出處 第六屆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(下冊),頁915-932
相關連結

機構典藏連結 ( http://tkuir.lib.tku.edu.tw:8080/dspace/handle/987654321/29142 )

機構典藏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