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報告

學年 93
學期 1
出版(發表)日期 2005-01-01
作品名稱 《易乾鑿度》之文獻考察
作品名稱(其他語言) A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n Yi-Qian-Zuo-Du
著者 黃復山
單位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
描述 計畫編號:NSC94-2411-H032-011 研究期間:200508~200607 研究經費:386,000
委託單位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
摘要 東漢光武帝所編纂的「圖讖八十一卷」,在正式宣佈於天下後,雖於歷代傳流時數遭禁用,然而始終不絕如縷地在中國經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。但是原編殘缺不全,僅有《易乾鑿度》上下兩卷較為完整,惟亦非完帙。《易乾鑿度》的主要理論,在闡述氣化宇宙的生成模式、與卦爻象之結構等術數推演,從而勾勒出高妙的本體論思想。其中,氣化宇宙觀為演繹太易(無)與太初、太始、太素等氣(元氣)、形(天)、質(地)建構天地萬物的過程;術數理論則包括了卦氣說、爻辰說與世軌推算三部分。從內容來看:卦氣說建構出天人之間的相關體系,其餘二部分,爻辰說以二卦十二爻主一歲,是世軌推算的基礎,而世軌推算則是爻辰說的實際應用。 《易乾鑿度》中的可貴資料,對研究漢代的天人思想、世界觀、科學理念等議題,是不可或缺的文獻。但是全文近八千字,前後文句的編次多半無文意關聯,次序可以隨意更動,上下卷更有不少重覆與錯誤之處,尤其是注文都標明為漢鄭玄撰,而上下卷相同讖文,其注文卻呈顯不同思想樣貌。是以高懷民謂下卷「可能是假冒鄭氏之名者所注」,筆者則認為應該出自唐李淳風。但是學者引用之際,常混用兩卷文句以作符合己意之詮解,如朱伯崑《中國哲學史》於探論「《易緯》和《易》象數之學」。此類作法,在嚴謹的學術研究中,難免產生牽強比附的可能結果。所以《易乾鑿度》的文獻正確性,應作一深入的釐清。 筆者於近年來,逐一進行讖緯研究的基礎工作,已得具體成效,此次計畫以《易乾鑿度》文獻的考察為主題,是想要釐清其內容、文字及編次的可能原貌。 本計畫略分三階段,第一階段為「原典文獻」,以黃奭《通緯.易乾鑿度》為底本。為顯明篇章眉目,先替《易乾鑿度》分別段落,藉由文中三十五次「孔子曰」、以及文意不同處作為分隔點,計得上卷21段、下卷24段,每段皆用簡短文句作為標題。其次蒐輯今存的明清以來《易乾鑿度》各種版本,並逐段比對各本編排與文句上的差異。 第二階段將蒐得資料作「資料編年」與「內容分類」。由歷代相關文獻中蒐檢與《易乾鑿度》有關的資料,並依出典之年代作縱向編次為「資料編年」,以明其歷代傳流大要;其次作「內容分類」,依內容分別置入上下卷相對應的各段之中,以見各條資料與《易乾鑿度》原文的關係。 第三階段蒐檢並解讀今人相關著作,以明學者對各段主旨的闡釋。再將這些闡釋,帶入東漢學術背景中詳作比對,以期看出《易乾鑿度》在當時的學術、政治、社會上,有著什麼樣的地位與價值、影響。
關鍵字 易乾鑿度;卦氣;爻辰;九宮;讖緯;定型圖讖
語言
相關連結

機構典藏連結 ( http://tkuir.lib.tku.edu.tw:8080/dspace/handle/987654321/6586 )

機構典藏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