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9 / 2 |
資訊網絡與歷史的活化 : 以淡江歷史系為例
|
|
2010-06-16 |
089 / 2 |
與河爭地:濁水溪河川地的利用與環境變遷
|
|
2011-09-26 |
087 / 2 |
將舞台讓出來--分組活動的設計
|
|
2010-06-16 |
089 / 1 |
移民與野豬的戰爭-國家政策對自然生態的影響
|
|
2010-06-16 |
089 / 1 |
平埔社群空間地圖的重構與解釋-以東螺社與眉裡社為例
|
|
2011-09-22 |
089 / 1 |
私營農場與二林地區的發展
|
|
2010-06-16 |
087 / 2 |
承起與開創--以彰化地區方志歷史篇的撰修為例
|
|
2010-06-16 |
089 / 2 |
二水鄉志的編纂經驗
|
|
2011-09-26 |
092 / 1 |
魯凱族萬山岩雕與舊社之調查研究
|
|
2011-09-26 |
084 / 1 |
劉銘傳的開山撫番政策
|
|
2011-09-26 |
083 / 2 |
戊戌維新人物的婦女觀--以康有為觀點為中心的探討
|
|
2011-09-26 |
094 / 1 |
洪患、聚落變遷與傳說信仰—以戊戌水災為中心
|
|
2011-09-26 |
094 / 1 |
日治時期濁水溪治水事業之研究
|
|
2011-09-26 |
086 / 2 |
鬥陣來讀冊-龜山的書房教育
|
|
2011-09-26 |
094 / 1 |
台灣史志研究的文獻三層結構
|
|
2011-10-01 |
085 / 1 |
臺灣中部移民村之研究-1909~1945
|
|
2011-10-01 |
093 / 2 |
從北國到南島—北海道的移民經驗在台灣
|
|
2011-10-01 |
084 / 1 |
龍潭十股寮蕭家——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
|
|
2011-10-01 |
094 / 1 |
文獻數位化的前瞻與反思
|
|
2011-10-01 |
093 / 2 |
濁水溪邊際土地的開發與農村菁英的興起
|
|
2011-10-01 |
090 / 2 |
歷史視野中的村落——以彰化二水鄉為例
|
|
2014-08-04 |
092 / 1 |
殖民社會的邊緣人——日本農業移民
|
|
2011-10-01 |
089 / 1 |
移民與野豬的戰爭──國家政策對自然生態的影響(1910-1930)
|
|
2011-10-01 |
092 / 1 |
魯凱族萬山岩雕與舊社調查研究
|
|
2011-10-01 |
089 / 1 |
私營農場與二林地區的發展(1900-1945)
|
|
2011-10-01 |
086 / 2 |
南崁地區的平埔族群
|
|
2011-10-01 |
086 / 1 |
日治時期北斗地區的開發
|
|
2011-10-01 |
092 / 1 |
歷史光影中的彰化意象
|
|
2014-10-23 |
088 / 2 |
憤怒的葡萄:二林葡農抗爭事件
|
|
2014-02-05 |
093 / 2 |
濁水溪邊際土地的開發與農村菁英的崛起
|
|
2014-02-05 |
095 / 2 |
河流與原住民的社會變遷(1860-1960):台灣魯凱族下三社的探討
|
|
2014-02-05 |
096 / 1 |
國策會社與移民事業的開展:滿洲拓植公社與臺灣拓殖株式會社
|
|
2014-05-27 |
094 / 1 |
史料文獻數位化的前瞻與反思
|
|
2014-02-0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