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5 / 2 |
《S/Z》:從可讀性走向可寫性 --- 羅蘭‧巴特及其語碼解讀法
|
|
2014-08-13 |
083 / 2 |
「發生論結構主義」詩歌分析方法-及其在中國詩歌上之實踐
|
|
2010-06-16 |
085 / 1 |
十八、十九世紀越南文學與中國文學關係之研究-以《傳奇新譜》中四篇傳奇為例
|
|
2010-06-16 |
087 / 2 |
女性自我意識 : 主體/幻象/鏡像/主體 : 剖析蓉子〈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〉一詩
|
|
2014-02-04 |
087 / 1 |
中國文化對越南通俗文學南傳之影響
|
|
2010-06-16 |
089 / 1 |
文本之可讀性 : 以《金雲翹傳》與《斷腸新聲》為例
|
|
2010-06-16 |
079 / 1 |
世界漢學研究在台灣
|
|
2010-06-16 |
087 / 2 |
存活於「虛無」中之「實在」--剖析羈魂<一切看來是那麼實在>
|
|
2010-06-16 |
087 / 2 |
屈原抑或抗拒? : 剖析淡瑩〈髮上歲月〉一詩
|
|
2010-06-16 |
081 / 2 |
洛夫「清明」詩析論-高德曼結構主義詩歌分析方法之應用
|
|
2010-06-16 |
087 / 1 |
剖析香港詩人羈魂「看山.雨中」和「鑿」二詩
|
|
2010-06-16 |
090 / 1 |
從民間色彩論文本可讀性與可傳性 : 以《金雲翹傳》和《斷腸新聲》為探討對象
|
|
2010-06-16 |
090 / 2 |
啟蒙、接受、發展 : 試探中國現代文學對越南華文文藝之影響(以二十世紀六十、七十年代為主)
|
|
2010-06-16 |
085 / 1 |
論詩的社會性及其社會功能
|
|
2010-06-16 |
085 / 2 |
繫與不繫之間:析林泠〈不繫之舟〉
|
|
2014-02-04 |
093 / 1 |
海洋詩之另類海洋
|
|
2011-10-22 |
078 / 1 |
文學創作的社會特性 : 高德曼理論的分析
|
|
2011-10-22 |
081 / 1 |
羅蘭.巴爾特文學社會學論述評析
|
|
2014-08-08 |
092 / 1 |
漢字對越南喃字源起與演變之影響
|
|
2014-01-16 |
091 / 2 |
眾弦俱寂裡之惟一高音:剖析敻虹一詩
|
|
2014-02-05 |
091 / 1 |
從宗教到漢學:法國漢學家吳德明
|
|
2014-02-05 |
095 / 2 |
「家鄉/異地」之「內/外」糾葛:剖析向明《樓外樓》
|
|
2014-05-2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