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1 / 2 |
二零年代文藝理論的發展與反省
|
|
2010-06-16 |
079 / 1 |
日據時代小說中的知識份子
|
|
2010-06-16 |
080 / 1 |
在前哨--讀楊守愚的小說
|
|
2010-06-16 |
083 / 2 |
書齋、城市與鄉村--日據時代的左翼文學運動及小說中的左翼知識分子
|
|
2010-06-16 |
078 / 2 |
臺灣的憂鬱--論陳映真早期小說及其藝術
|
|
2010-06-16 |
079 / 1 |
在前哨-讀楊守愚小說
|
|
2011-10-19 |
083 / 1 |
書齋.城市與鄉村
|
|
2011-10-19 |
072 / 1 |
最後的牛車:論呂赫若的小說
|
|
2013-04-11 |
074 / 1 |
形象塑造的知性風貌--盧卡契[Georg Lukacs] 文藝理論札記
|
|
2013-04-11 |
072 / 2 |
卡夫卡的再審判 -續完-
|
|
2013-04-11 |
072 / 2 |
卡夫卡的再審判
|
|
2013-04-11 |
071 / 1 |
稱子與稱錘 : 論賴和小說的思想性
|
|
2013-04-11 |
085 / 2 |
活著--讀張賢亮(我的菩提樹)
|
|
2013-04-17 |
086 / 1 |
想像鄉土.想像族群--日據時代臺灣鄉土觀念問題
|
|
2013-04-17 |
070 / 2 |
漢代社會與漢代詩學
|
|
2017-04-1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