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議論文

學年 89
學期 1
發表日期 2000-11-09
作品名稱 沐浴涵濡,海東鄒魯―清代台灣教育與朱熹
作品名稱(其他語言)
著者 曾守正
作品所屬單位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
出版者 臺北市:臺北市政府文化局; 臺灣學生書局
會議名稱 台灣儒學與現代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
會議地點 臺北縣, 臺灣
摘要 漢人自明末(約十七世紀初期)開始,大量移墾於台灣,使得台灣成為南島語系民族與漢民族交會的場域。明永曆十九年(1665),鄭經接受陳永華的建議,擇地建立聖廟,設學校,開始傳播漢文化。清朝時期,無論官憲民紳,都設立許多教育機構,如府學、縣學、書院、社學、義學等等,此無疑是擴散漢文化的機構。清朝時期的台灣教育,乃以朱熹為漢文化的典範人物,對台灣原住民或移民進行涵濡教化。在台灣的教育文獻中,可以發現教育機構在活動形式上,或透過宗教情懷、宗教儀式,或透過學規的制定,表達出對朱熹及朱學的推崇。前者以較高的象徵意味,展現台灣文化接契儒學血脈的向度,但其宗教意義在於道德生命的照鑑與延續,而非為拯救前世的罪愆、治療今世的痛楚、期盼來世的酬賞等追求一己之福,實具深刻的人文精神。後者從求知目的中提鍊讀書方法,以讀書方法回應求知目的,並且制成一套規定,以啟示士子。本文就以這兩個論題展開論述,一方面描述清代台灣官民重視朱學的情況,另方面詮釋朱學在台灣教育上的意義。當然,期望透過對清代台灣教育與朱熹的討論,提供台灣在「本土化」後,關於文化主體論述的歷史性參考。
關鍵字 朱熹;清代;台灣;教育;儒學;Chu Hsi;Ching Dynasty;Taiwan;Education;Confucianism
語言 zh_TW
收錄於
會議性質 國際
校內研討會地點 淡水校園
研討會時間 20001109~20001110
通訊作者 曾守正
國別 TWN
公開徵稿 Y
出版型式 紙本
出處 台灣儒學與現代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,頁453-476
相關連結

機構典藏連結 ( http://tkuir.lib.tku.edu.tw:8080/dspace/handle/987654321/40710 )

機構典藏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