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9 / 2 |
過去的形象 : 試論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
|
|
2014-08-11 |
089 / 1 |
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: 可能的啟蒙—試評鶯歌陶瓷博物館
|
|
2014-08-11 |
085 / 1 |
臺灣早期現代建築之一--張肇康與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
|
|
2010-06-16 |
089 / 2 |
意外的訊息 : 試析傅義教會建築的歷史脈絡
|
|
2014-08-11 |
083 / 2 |
從花園城市到我們的新市鎮--從淡海新市鎮示範社區競圖談起
|
|
2010-06-16 |
084 / 1 |
從救國團澎湖活動中心到一無所有 - 評澎湖兩件建築作品
|
|
2010-06-16 |
084 / 2 |
臺北舊城歷史保存與都市設計
|
|
2014-05-09 |
087 / 1 |
尋找一個有「知識份子」自覺傳統的台灣建築專業
|
|
2010-06-16 |
084 / 2 |
中央研究院與王大閎 - 一個形式上的初步觀察
|
|
2010-06-16 |
084 / 2 |
街屋的一種當代讀法
|
|
2010-08-18 |
083 / 2 |
當男設計師碰到女業主
|
|
2010-06-16 |
085 / 1 |
實品屋台灣現代神話
|
|
2010-06-16 |
086 / 1 |
福安國小的反思
|
|
2013-12-20 |
085 / 2 |
建築與科技結合的困境 - 試評高雄機場國際航站大廈運輸建築的科技傳統
|
|
2014-04-14 |
087 / 1 |
是「在地」還是「刻板」印象?
|
|
2010-06-16 |
085 / 2 |
室內與室外
|
|
2010-06-16 |
087 / 2 |
國民政府時期建築師專業制度形成之研究
|
|
2010-06-16 |
087 / 2 |
Greater Shanghai plan--a nationalist utopia
|
|
2010-06-16 |
084 / 2 |
Show Room也瘋狂?-試析「草山先生住所」與「宏基電腦展示區」
|
|
2010-06-16 |
085 / 1 |
純粹幾何形體的兩點觀察--試評臺灣人壽花蓮辦公室
|
|
2014-01-10 |
085 / 1 |
「高」科技的化裝術
|
|
2016-11-01 |
083 / 1 |
下了班的浮「市」繪
|
|
2010-06-16 |
085 / 2 |
出了竅的幾何
|
|
2010-06-16 |
088 / 1 |
顧盼四分之一世紀--建築師雜誌創刊25週年集 : 25?25!25...--試探「建築師」雜誌的編輯變遷
|
|
2010-06-16 |
093 / 1 |
空間的滋味:試評921地震教育園區(第一期)
|
|
2011-10-02 |
093 / 2 |
浮游的片段—台灣博物館空間解讀
|
|
2011-10-02 |
093 / 2 |
區隔、前瞻、普及:故宮南院規劃設計競圖之佈局
|
|
2011-10-02 |
092 / 2 |
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初期的《首都計劃》
|
|
2011-10-02 |
094 / 1 |
普立茲建築獎有什麼用
|
|
2011-10-02 |
095 / 1 |
憂鬱的現代--王大閎與台灣建築現代性1950-70
|
|
2012-06-08 |
092 / 1 |
關於原初的敘事:記羅東樹屋營建
|
|
2011-10-02 |
084 / 2 |
形象超越的意旨:作者的與涵構的--試評淡水海景園中園
|
|
2013-04-11 |
089 / 1 |
一座尋常的「原始小屋」--試評南藝建築所工廠
|
|
2013-04-11 |